如何理解勞動關系中的法制化?
更新日期:2018-08-07 10:24:17
如何理解勞動關系中的法制化?
在這一時期,中國從事與勞動關系、資本配置、休息休假、職業安全健康、社會保險、民主就業、勞動紀律、勞動爭議處理和勞動執法監督等相關的就業立法進程不斷推進。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,我也初步建立了以“勞動法”為主要指導的勞動關系調整的法律法規體系。包括“勞動合同法”、“工會法”、“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”(簡稱“社會保險法”)、“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”(以下簡稱“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”)<工傷保險單。勞動合同制度、集體協商制度、集體合同制度、勞動標準制度、勞動監督制度和勞動爭議處理制度,形成了勞動合同制度、集體協商制度、集體合同制度等協調勞動關系的法律規范。
首先,勞動關系的法制化,表現在勞動關系的法律性質上,即勞動關系主要是一種勞動法律關系。其次,勞動關系的法制化,也意味著勞動關系所涉及的各項實體內容, 即勞動標準的法制化。
再次,勞動關系的法制化還表現在制定相應法律,通過 個別規制和集體規制的形式來調整不同形態的勞動關系。最后,勞動關系的法 制化,還表現在一旦勞動關系雙方發生勞動爭議和勞動糾紛,應當依照《勞 動法》等法律規定,經過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和程序加以解決